顯示具有 減肥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減肥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18年10月8日 星期一

胖也能「傳染」?全球每年280萬人「胖死」

2017年權威醫學雜誌《柳葉刀》發表的關於全球成年人體重調查的報告顯示:中國肥胖人口已達9000萬,占比超美國達到世界第一,成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國家。


如今減重作為經久不衰的熱門話題,人們的訴求早已不僅來自於求美之心,同樣伴隨著許多因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,肥胖是基礎的慢性疾病。世衛組織發出警告:超重和肥胖是全球引起死亡的第五大風驗,全球每年“胖死”的人至少280萬。肥胖已經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,科學減重刻不容緩。

2018年8月9日 星期四

週末健康|UNSW:減重時,脂肪主要從肺部「逃」

當做完健身大汗淋漓、或遊一公里爬出泳池,你會以為剛剛通過鍛煉“燃燒掉一些脂肪”,那種感覺非常好。
是的,很多人以為,“大汗淋漓”就意味著脂肪燃燒,進而實現減重…呃,很明顯這種說法——too youngtoo simple

肺部是體重減輕的主要排泄器官
近日,來澳洲新南威爾士大學 (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, aka UNSW) 的論文《When somebody loses weight, where does the fat go?》稱:在體重減輕的過程中,流失的84%的脂肪轉變為二氧化碳後,通過肺部離開人體;剩餘的16%則變成水。
這些結果說明了肺部是體重減輕的主要排泄器官。

2018年7月3日 星期二

「內臟脂肪」,人體的定時炸彈!

為什麼看起來瘦的人還會內臟脂肪超標呢?
雖然她骨感十足,可是腹部卻略顯豐滿,
正說明腹腔內充滿了內臟脂肪!
其實人體的體重與身體內部器官的“胖瘦”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,對於那些工作忙碌,三餐不規律,喜愛甜食的久坐族來說,體內的脂肪並沒有均衡地分佈到各個部位,也沒有及時被燃燒,只單純地停留在腹腔,為臟腑增添壓力。所以,即使你很苗條,也難逃內臟脂肪囤積的厄運,應時刻注意。
什麼是“內臟脂肪”?
內臟脂肪並不是表面意義上的長在內臟中的脂肪,更不是我們以往理解的“肥肉”,而是圍繞在我們臟器周圍的一種脂肪。

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

英國研究|每頓只吃200卡可擺脫二型糖尿病

近日,英媒稱,英國紐卡斯爾和格拉斯哥的醫生們宣佈,在一項“有分水嶺意義”的試驗中,近一半病人成功逆轉了二型糖尿病。 

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

【分享】A4腰算什麼!現在都要腹肌馬甲線!

【分享】A4腰算什麼!現在都要腹肌馬甲線!

平坦的腹部,性感的美腿,哪個女人不想擁有?今天,跟大家分享的這組動作!
好處在於:可以同時鍛煉腰部和腿部,助你瘦出纖腰美腿,練出性感馬甲線!


這組動作雖然不激烈,卻很有成效!
每個動作做20次,並迴圈2組,20天后你就會看到明顯的效果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