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年超過10萬人罹患癌症,又以大腸癌人數排第1位,1年逾1.5萬人確診。高市立大同醫院副院長吳登強指出,大腸癌和飲食、基因、家族史甚至與體內菌叢有關,目前已知革蘭氏陰性桿狀菌 Fusobacterium nucleatum和脆弱擬桿菌Bacteroid fragilis和大腸癌有關,透過益生菌預防、治療,可能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。
身兼「台灣微菌聯盟」副會長的吳登強表示,其實人體有數千種菌,概括好菌和壞菌,約有1x10的十二次方隻菌存於體內,好菌可助人體訓練免疫力,如降低小孩子過敏的發生率,也如同一群衛兵在大腸黏膜層的第一線守護腸道,讓腸內菌體維持在一個平衡狀態,並以類似「報馬仔」的角色,誘發免疫系統產生對抗來殺死體內壞菌,保持健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