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9月7日 星期四

保健食品投訴繼續增加 倒逼大陸重手清門戶

720日,中國消費者協會發佈《2017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》(下稱《分析》)2017年上半年,全國消協組織共受理消費者投訴285,992件,解決231,653件,投訴解決率81%,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9,864萬元。
資料顯示,上半年全國消協共受理保健食品類投訴2351件,占食品大類總量的26%,較2016年增加了3%,投訴集中在品質和虛假宣傳方面。
就在上周,九部委(國務院食安辦、工信部、公安部、商務部、工商總局、質檢總局、廣電總局、食藥總局、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)聯合發佈《食品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整治方案》,在年底前對保健食品的虛假宣傳,行銷欺詐等行為進行強力打擊。這是繼2013打四非之後針對行業的最大力度清理。

保健品“坑老”已成「刻板印象」
Part 01

投訴熱點問題分析中,消協認為醫藥及保健用品誤導宣傳問題突出,老年消費者易上當。而這一結論似乎並不意外。庶正康訊的調查顯示,2017年上半年,以保健品為關鍵字進行百度搜索,閱讀量最高的10條新聞中就有7條跟坑老有關。
▼▼2017.01.01至06.30保健品新闻监测 (轻点放大)
消協在《分析》中指出,近年來大量保健品依靠炒作概念、誇大宣傳等違法違規方式佔領市場,存在的問題主要有——
是不法商家專門針對老年人進行特殊銷售,如通過有獎聽課、免費旅遊、回收藥品、免費體檢、家訪送禮等活動,跟老年消費者建立起聯繫,同時利用老人比較孤獨或者渴望治病、保健的心理,進行產品銷售。
是通過炒作各種高科技概念,虛假宣傳誘導消費,消費者無法從外觀、口感等判斷保健品質量和功能優劣,通常只能根據廣告來選擇,因而上當受騙。
是售後服務形同虛設,消費者退貨無門。消費者購買藥品、保健品通常以郵寄方式送達,沒有銷售憑證,沒有發貨位址和聯繫電話,消費者發現問題要求退換貨時,售後服務人員會以主治醫師的身份勸說消費者繼續服用,或者以各種理由推脫責任,甚至以技術手段遮罩消費者電話,使消費者根本無法與相關責任人取得聯繫,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
保健品深陷信譽危機
Part 02

今年的3.15晚會曝光保健食品非法會銷亂象,使得保健品行業的信譽度在泥潭中陷的更深了一些。實際上,根據庶正康訊的長期監測,從2012年起,保健品漸漸成為社會話題,並且由於國內保健品質量層次不齊,保健品已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高危行業。
20166月,消協發佈的《保健食品消費者認知度問卷調查報告》認為消費者對國內所謂保健食品市場總體滿意度不高,對國內市場缺乏信心,轉而推崇、信賴和購買國外產品。此報告一出沉重打擊了對於境內保健食品的消費信心和投資熱情
庶正康訊監測發現,後315時代營養保健食品行業陷於三種困境:首先,科學性幾乎被否定;其次,健康消費價值被懷疑;第三,從業者被當做騙子

天時仍在  機會仍在
Part 03

在幾乎喪失了地利人和的困境下,值得慶倖的是,保健品行業仍然具備絕佳的天時
首先,中國正在經歷慢病井噴的艱難歷程,多項針對國民健康的大規模調查發現,危害健康的慢病如肥胖、血脂異常、脂肪肝和糖尿病等問題不斷上升。防控慢病只有靠生活方式的改變,其中最重要的改變是飲食結構的優化,即營養平衡,而營養保健食品是健康飲食的必要組成。中國保健品的內需規模將越來越大、剛性亦越來越強,慢病井噴現象為營養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原動力。
其次,《健康中國2030”規劃綱要》、《國民營養計畫》(2017-2030)等系列利好政策的出爐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,要堅持預防為主堅持共建共用、全民健康,堅持政府主導,動員全社會參與等眾多概念的提出為行業擴大了生存空間,也將吸引更多的社會力量包括資金和人材湧入。
第三,保健食品雙軌制改革,和監管的調整表明了政府對保健食品問題的認識和治理的動向,即在承認其社會價值的前提下,指出科學依據不足是關鍵性問題,而行政管理失當是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。在此基礎上明確了未來行業治理的基本指導思想,即通過行政手段抬高行業門檻,促使良幣驅逐劣幣的市場機制發揮作用。
輿論環境雖然很艱苦,但還是讓我們一起擼起袖子,加油幹!
轉自微信庶正康訊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