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8日 星期二

哪些物品屬於食品原料,你知道嗎?食品安全不僅限於食品原料


食品是以食品原料加工而成的產品。食品品質包括安全、風味、營養等品質專案,其中,食品安全是食品基礎品質專案,也是最重要的品質項目。一種食品如果缺乏安全性,即使其口味再優美、香氣再濃郁,也不能食用,而只能作為廢品處理掉。

影響食品安全的因素很多,食品原料是關鍵因素之一,而且屬於源頭因數。只有選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、品質合格的食品原料,從源頭開始把控,才能有效提高食品安全水準、切實保障食品安全、呵護我們的腸胃!

食品安全不僅僅是食品原料的安全,還包括多方面,如食品添加劑的科學使用、食品生產工藝的合理配置、生產設備的實用性、生產速度、生產人員衛生防護、食品品牌危機公關、食品謠言粉碎,等等。


存於宇宙間的物品種類繁多,數不勝數,據說地球上現有幾百萬物種,但無統一說法。在浩如星空的物品資源庫中,真正可供食用的物品並不多。那麼,哪些物品屬於食品原料,可以食用,你知道嗎?

下面就讓我們來仔細看看哪些物品可作為食品原料。

. 食品原料的分類
簡單地說,食品原料就是用於加工食品的用量較大的主要原材料,有時也包括調味料等食品輔料(用量比食品原料較更小)。食品原料的品種較多,按不同的分類標準,可分成不同的類別,主要如下:

1. 根據原料的資源不同,可分為:農業產品(如稻穀、玉米、辣椒)、林業產品(如竹筍、野生食用菌、野菜、野果)、畜牧業產品(如家豬、家牛、家羊)、禽業產品(如家養的雞、鴨、鵝、鴿子、鵪鶉)、水產品(如四大家魚、黃鱔、扇貝、牡蠣、海帶)。

2. 根據原料的市場流通習慣分類,包括:糧食類(如五穀)、油料類(如大豆、花生、油菜)、水果類(常見的如蘋果、桔子、梨、葡萄)、蔬菜類(如白菜、青菜、蘿蔔)、水產品類、畜類、禽類、乳類(如牛奶、奶油、乳清、乳糖)、蛋類(如雞蛋、鴨蛋、鴿子蛋)、調料類(如蔥、薑、蒜、辣椒、八角、桂皮)。

3. 根據原料的自然屬性分類,包括:植物原料(如稻米、麥面、水果、蔬菜)、動物性原料(如豬、牛、羊、雞、鴨、鵝)、礦物性原料(如鐵、鋅、鈣等礦物型營養強化劑)、人工合成原料(如植物奶油、植脂末)。

4. 根據食品原料的加工狀況分類,包括:鮮活原料(如活雞、活鴨、活魚)、冷凍原料(如冷凍麵團、冷凍豬肉、冷凍雞爪)、冷藏原料(如冷鮮豬肉、冷鮮雞、冷藏蔬菜、冷藏水果)、脫水原料(如脫水香蔥、脫水薑片、脫水蘿蔔、脫水萬年青)、醃制原料(如大包裝的醃雪裡蕻、蘿蔔乾、辣白菜、榨菜)。

5. 根據原料自製程度,可分為:外買原料和自製原料。大多數食品廠所用的米、面、豆、油等大宗食品原料都是從外面購買,因為需求量大,所以,自己企業根本無法自給自足。而一些規模不大的食品廠(或作坊)所需的原輔料,有時候使用自己加工的產品,如辣椒粉、薑末、醬醃菜等。

6. 根據原料內含營養素的不同,原料可分為:熱量型食品原料(富含碳水化合物或脂肪,如大米、麵粉;豬肉、雞肉),構成食品原料(富含蛋白質、肽、氨基酸,如畜禽肉類、魚類、昆蟲類),保全食品原料(富含維生素或礦物質,如維生素ABC;鈣、鐵、鋅強化劑載體)。

7. 按照用量大小,食品原料可分為:主料、輔料、配飾料。配飾料也可歸為輔料,如麵包糠、麵包屑、麵包針、巧克力碎。

.可用作食品原料的物品的判定依據
要弄清楚某種物品可否用作食品原料,關鍵是查一查該物品是否有傳統食用習慣。

據北京市衛健委的專家介紹,傳統食用習慣是指某種食材在省轄區域內有 30 年以上的作為定型或者非定型包裝食品生產經營的歷史,並且沒有列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。

有傳統食用習慣的物品就是普通食品(食品原料)。

那麼,沒有傳統食用習慣的物品,能否作為新食品原料,用於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呢?食品法規專家給出的答案是:這個不能一概而論,要經過國家衛健委(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)組織專家調研、論證後,按相關程式做出許可或不許可的決定。目前,《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》正在修訂中。

要判斷某種物品是否屬於新食品原料,國務院衛生管理部門出臺的一系列法規、檔中均有相關表述,現擇要如下:

1. 國家衛生部門已經批准為新食品原料的名單,包括已批准的新資源食品。



2. 原國家衛計委、衛生部同意作為食品原料的名單。


3. 新食品原料終止審查名單。


4. 食藥同源物品目錄。如果某種物品不在食藥同源物品清單中,列入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》,就不可作為普通食品原料;但也有例外,這點要注意,食品企業管理人員和食品安全行政執法人員要仔細核查。

5. 可用於食品生產的菌種名單。傳統使用的菌種可繼續使用,新菌種要經衛生管理部門審批、許可後,才能作為食品原料使用。

6. 可用于嬰幼兒食品的菌種名單。傳統使用的菌種可繼續使用,新菌種要經衛生管理部門審批、許可後,才可用作食品原料。



7. 用於保健食品原料名單。詳見《關於新食品原料、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有關問題的說明》等文件。

有的專家認為下面這些物品(食品)可作為普通食品:已有食品相關國家標準、行業標準、地方標準的食品;我國食物成分表包括的食物。但也有食品法規專家認為,這種觀點值得商榷,還有待調研、論證。

. 食品安全保障不僅僅是食品原料的安全
為了從食品原料環節保障食品安全,必須選用品質合格的原輔料,使用初始菌含量少的米麵、果蔬、畜禽肉、魚蝦等食材,作為加工食品的原料,以減少後面的殺菌消毒和食品安全保障難度。食品生產企業在採購原輔料時,應向供應商索取產品許可證、產品檢驗合格證等資質證明檔,一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企業自身權益,二是便於開展食品安全追溯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在食品生產過程中,除了要選用合格的食品原料外,還要高度重視食品添加劑的應用。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原料、食品輔料一樣,都屬於食品配料,都是食品工業不可或缺的物品。

食品添加劑是食品加工中的重要食品配料,在改善食品加工工藝和食品風味、抑菌殺菌、提高食品安全水準等方面,可發揮重要作用。但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應用必須符合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》(GB 2760-2014)。否則,可能會危害食品安全和消費者的健康,食品添加劑使用企業也會面臨執法部門的調查和處罰。

食品生產企業應用食品添加劑,須遵循必要性和謹慎原則。在食品加工過程中,如無技術上的必要,則不要使用食品添加劑。例如,為延長食品保質期,許多食品企業往食品中添加食品防腐劑,以抑制微生物生長繁殖。但亂用食品防腐劑,會危害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健康。如果通過改進生產工藝、採用先進的殺菌技術,能夠保障食品保質期,那就不要再往食品中添加防腐劑,一是為了保障食品安全,二是可以節約食品生產成本。

食品安全保障是個系統工程。要真正提高食品安全水準,除了在食品加工的源頭發力、選用品質合格的原輔料和食品添加劑,合規使用食品添加劑之外,還要採取其他有效措施:1.設計合理的生產工藝,避免上下道生產工序的交叉污染以及生熟料之間的交叉污染。2.採用自動化程度高的食品加工和包裝設備,減少人員直接接觸食品、可能污染食品的機會。3.提高生產速度,減少食品可能被不乾淨的空氣、設備等污染的時間。4.採用先進殺菌消毒技術,改善車間環境衛生。5.增強生產人員食品安全意識,做好操作人員衛生防護工作。

食品生產經營是個高風險行業,因為危害食品安全的因數很多,稍不留神,食品裡就有可能跑進去大量的細菌、黴菌、重金屬等有害物質,污染食品,導致食品安全品質不合格。所以,唯有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,常抓不懈,才能保障食品安全。

文章來源:食品工業科技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